|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继续保持高开高走势头。前六个月,全国进出口总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出口4286亿美元,增长25.2%,进口3671亿美元,增长21.3%;贸易顺差615亿美元。 " v0 J4 N- ^0 a/ p. V7 _9 ]
: N1 i9 Q5 ^& c* h; C. b
去年全年中国实现进出口总额14221.2亿美元,顺差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18.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8亿美元。 8 G( Q. s y$ m% d" {3 x7 S
$ `" @6 m( H: e8 E
按照今年以来的发展势头,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中国今年贸易顺差也会突破千亿大关。目前一种最为普遍的估计是,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
& t* v j, X) b. v S1 h2 E8 q) q3 B/ H
继5月创下单月外贸顺差新高后,我国6月外贸顺差再攀新高,至145亿美元。145亿美元的单月顺差新纪录似乎要将中国外贸调控逼入死角。以至于商务部不得不对此发表公开谈话认为,这一数字其实并未跨过中国贸易平衡失重的“警戒线”。 + `) z7 _$ d' l
, e# @) d0 p4 L9 _
上周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驳斥由于贸易顺差一路狂飙而甚嚣尘上的中国贸易威胁论。“我国贸易不平衡度,即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并不高,只有7.7%,明显低于10%的国际标准。”抛开触目惊心的绝对数字,商务部迫切希望国际市场能够全面解读中国的贸易指标。
* R# I2 ?$ V9 |& T$ J
& x2 z9 q( T7 g) U( ]) ]6 m, B* j( f 但此前,商务部也曾通过新华社首次表态,将微调目前的外贸外资政策,为中国顺差增长减速。 % r. L6 p |9 R8 N- C$ M
7 N* y7 S* b0 j% O
这是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一次经济形势报告会上透露的信息。他说,在外贸连续5年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中国开始改变长期以来“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他表示,外资外贸政策只是微调,绝不会倒退以避免挫伤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积极性。 ! U. H+ \; f1 P% Q Z: O2 B! w% a
! v: v) R0 [& U& @7 f; ?, T. @ G
这是主管部门对于外贸外资政策的一次新的公开表态。对此,有研究人员认为,中国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主张的“奖出限进”政策将会从此改变。 " x/ i7 H: g( Q- r, ~0 B8 x$ m4 j
& Y& ^0 y% [$ K: W, Q% h: e4 `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巨额贸易顺差归根结底不是中国的“罪过”,不是中国单方面采取措施就能解决的。 # _1 N/ h$ g$ s3 B
; p6 A3 X3 D+ Y5 p& y, d4 k 就在不久之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还向中国抱怨,从深圳向欧洲发出的4个集装箱中,有3个是空着从欧洲返回中国的。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担心如潮水般涌入的“中国制造”会冲击其国内行业。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崇泉表示,集装箱的例子也从另一个侧面很好地说明了中欧贸易的真实情况。“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70%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从欧盟进口的80%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量不大,价值却很高。欧盟的一架空中客车就相当于中国出口8000万双鞋。中欧贸易的现状是双方比较优势的真实反映。” # H4 `5 h2 _# N8 s2 }( b
+ ~ E, {, l/ c' M 但是,这一现象却往往容易被欧美有意无意地忽视,欧美也时常拿这一现象来说事儿,作为其政治谈判的筹码。 7 q' z h& g( t6 ~5 i$ F' U
+ ?3 o [% t6 D4 D( w" y! P
无论如何,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巨额贸易顺差正在考验中国外贸。为此,近几年来,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常被提及,国家的“ 十一五 ”规划也明确提出,要优化出口结构、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构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从一个国际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2 G4 n' X6 {; s( n7 t& O8 z5 [3 A
; H* i8 A- [. ^- _( P
按照商务部的初步预计,今年全年中国贸易总额将增长15%以上,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6000亿至17000亿美元。 " _3 q, O; i/ B
1 W. ^2 D- C$ c$ [, D: @4 E4 F
S( i3 z7 I5 T! x0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