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华讯行业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售桐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21: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厂是一家油料加工厂,常年提供桐油,花生油,茶籽油。 我们坚持质量立厂,所有原料经过大罐沉淀,采用全新的油桶盛装。 由于处于桐籽的原产地---广西,以及我厂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价格优惠。 我厂将以一流的质量和服务诚接四方来客。
1 ^) x0 D0 c6 I8 J0 l6 J
3 Y+ I6 b5 u* E- h5 r   现有桐油30吨,国家二级,价位在8500--11000元/吨左右,保证质量。有意者请与我们联系。
3 l5 {/ L4 ?6 y! i/ L
) U2 L9 z: p# n0 [" W( y9 h   联系人:周万宝 $ V3 y6 J- S" O- o; D- f

) G) C: }. D2 G+ v# l, m/ h( d/ e   手机:13317710487    13557013549 $ n2 r  j: T: Z0 p

9 K# X% N7 o( k/ P  联系电话:0771-4120978 [em11]
! F( N0 b1 m2 Y: |0 e, `7 q! Q* }7 C- A( c, q* U
# y& X  H" u# _) m' X  @

# U8 i( T  K1 n# f3 L( B0 f' A* t+ r, F. D
, T9 R( g2 L9 w: C

; d; q" e" F9 r* I' j. ~: r9 h3 v9 J
. @+ L2 Z6 P5 A; D. Q- Z+ u
1 I0 _; n( c/ [* u1 t. \# s! Q  x# O- ~

2 V2 ^# ?/ @6 M: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06 20:23:13编辑过]
, j$ y" E7 h% w  f- h& S! W2 {. a4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头像被屏蔽
沙发
发表于 2011-4-23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板凳
发表于 2011-5-9 11:40:00 | 只看该作者
“药你命”来袭 九成中药涨价最高涨8倍Email推荐给好友:( z/ o7 M8 h& M$ |  A
     
  H7 X: e9 C7 g     2 S7 `1 z& }$ z7 `# \
           
  t, j3 e% q1 q# d     
9 _" J7 f! o. b; H4 D! [5 M' b     , H0 R- K- |  o% i( y. K* r& \
     " w! [3 S9 Z; x( Y+ }8 K
     
7 X) Q4 a  I' s$ Q' M& E     5 |$ ~3 w: P, P$ v3 o1 K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大,让不少人都感冒了。而秋冬时节,也是煲汤进补的时候。去抓中药的市民发现,同样一付中药,今年的价格已是去年的3-4倍。这意味着,今年秋冬季节吃药、进补的成本又高了。
5 a+ j, x1 j! M* H/ C% _& B( _# N  磐安县是“浙八味”(白术、白芍、杭白菊等八味中药材)的主产地,该县提供的《浙江省中药材销售价格调查表》显示,从2009年9月19日至2010年9月19日,市民日常食用的中药材中,有9成中药材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太子参,涨幅达854.5%。! g3 y% E4 y' h! k
  >>现象
& L9 C1 i5 R# Q5 N) @9 q  不少常用中药材涨了两三倍
7 p6 @3 s% F' N, B  家住金华市婺城区青山社区的童奶奶75岁了,是个“药罐子”,容易感冒,一到冬天就咳嗽。因为吃西药不见效,而且对肠胃有影响,她一直找老中医开方治病。
! x5 G( k, p+ @. O1 v  “中药价格越来越贵了,每个月都在涨,都快买不起了。”童奶奶有点担忧,“同样一付药方,今年比去年贵了4倍多,昨天我去抓药,价钱又比上个月贵了5元多。”
$ R$ a4 Y" S1 z. _  记者来到金华市老牌药店太和堂,负责抓中药的工作人员小张介绍说,方子里的药,今年大部分都在涨价。
5 ^0 ^, d# e/ d9 Z. E  她给记者报了一些常用中药材的价格(中药一般以10g为计量单位):金银花今年年初的价格是1.89元/10g,现在涨到7.43元;用于治疗痰多咳嗽的半夏年初2.43元/10g,现在要5.13元/10g;补气的太子参从年初的2.3元/10g涨到了6.3元/10g;消炎清热的米仁从0.24元/10g涨至0.78元/10g;活血的白芍,从0.47元/10g涨到了1.07元/10g。
) T& B2 M/ M) C  N  “比起去年年初,现在很多中药材都涨了2-3倍。”小张说,他们都是接总公司指示的,可能一些药近期还要涨价。
+ b* E$ E  {6 r2 c  金华另一家老牌药店是九德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乾鸣说:“今年的中药材涨得很离谱,而且是普涨,斗破苍穹,我们销售的中药材中近40%都涨价了。去年也涨价,但是较平和,今年价格波动很大。”" T8 O6 z: O2 H9 k( [; e0 @. D
  >>原因; |$ h6 O. Z; y9 O/ V
  天气多变,磐安县今年药材减产20%/ Z9 G! t1 V) \0 D. Y8 c  J* ]3 t
  金华医药公司是金华地区中药材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分管中药材的经理何伟证实了中药材普遍大涨的现象:“今年梅雨过后,价格就在逐步上涨。”
8 u$ I9 u+ M8 Z( w. F9 Y+ O: L2 d  何伟表示,今年天气多变,如倒春寒、暴雨和干旱,导致中药材大面积减产,是推动中药材上涨的主要原因。6 j  Y  R6 m# I3 M$ C3 t2 n
  他说,云南和四川是中药材的主要产地,西南大旱的灾情到七八月才得到缓解,如三七等药材就大涨了;此外,如党参和当归产自甘肃,那里发生泥石流影响产量,也涨价了。
6 p7 a: K7 K/ R0 U  金华太和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负责采购中药的经理俞文跃也证实了受天灾影响的说法。他举了半夏的例子,[url=http://www.riskcommunication.org.cn/bbs/showtopic-250384.aspx][/url],半夏主要生长在西南,今年西南大旱,收成减少70%,“采购价水涨船高,去年库存消耗掉后,半夏价格肯定要涨。”
* |6 |; p) h# l+ j2 e! ^6 j) s: K  磐安县作为“浙八味”的主产地之一,201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为81720亩,较去年增加0.93%,但总产量减少约20%。磐安县农业局中药材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周小龙说:“低温冻害是主要原因,今年3月10日的低温,直接导致产量锐减,如浙贝母,种植面积增加8.6%,但减产约30%。”
% D0 c$ x& k/ ?0 R. X! w  游资炒作,很多老板囤了上百吨药材
1 }! ]. x7 d3 Y% E; N, U' S  w. ^  除了天灾影响产量,医院的中医师和经销商都提到游资炒作。
: Y8 C6 k; r7 q3 O0 _* \  太和堂采购经理俞文跃说:“市面上中药材减产,物以稀为贵,有些药农开始惜售,收购商开始囤货,供应量少了价格就起来了。”
/ v8 r  ?$ Y( t$ Z- w  俞文跃说,太子参从年初50-60元/公斤上涨至300元/公斤,商家的炒作影响很大。! N, {1 J* m) i7 N
  何伟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亳州等市场里到处都是私人老板,投入几百万元的炒作很普遍,许多资金都上三四亿元,个人囤货也很常见,很多囤了上百吨中药。”
9 m2 S( \/ u; N# m- ?7 _  何伟分析游资炒作中药的原因,因为炒药的风险相对较小,药材是生病必吃的,没有选择,不像农产品,白菜贵了可以选包菜。' t# v8 e* e+ S' h
  >>影响
: {$ Q, {+ z% {; L9 }* s  有病人改买西药,医生酌情调整药方5 k  g1 y2 G3 ^0 f4 {3 u8 W! o
  何伟担心炒中药材带来隐患,“中药材的质量肯定会下降。”他表示,药材一天一个价,大家都在哄抢,就不会货比三家,卖家也就不管质量了。药材的边角料不剔除就拿出来卖,甚至还冲进粉末里。
, O( m" ^; k3 L7 ?1 O  最近冷热变化大,很多人都感冒了,去医院看病的人比较多,很多病人看到中药材这么贵都吓了一跳。3 b; Q7 e3 f/ D/ L" r3 G
  因为中药价格上涨,有些对价格敏感的市民选择买西药,或者开了方子去相对便宜的药房买药材。
3 m' A" z$ E/ M  f& V  金华市中医院中药房的吴主任说:“从7月份开始,买中药材的病人就开始减少,近几个月越来越明显,病人流失大概在10%左右。”% b' ]6 c( x- N3 ~* S- N' W
  在九德堂坐堂的洪医生从事中医近三十年,最近他也常遇上这样的事:病人拿着药方出去后又折回,问他“是不是搞错价格了,怎么比上周贵出十几元?”, x% F. S  O) l5 b
  在开药方时,洪医生考虑到病人的经济情况,也有所调整。“只能减少药剂,从每帖15-20克减到10克;或者用其他有同等功效但价格更便宜的药材代替。”洪医生说,有时病人也会自己要求减少帖数。; d* C" h1 I: V' p
  冬令进补,中药材的价格还要涨
& h( z( Y4 o$ ~' L/ K9 r$ V  虽然中药材的价格已经涨了很多,但是经销商们认为,中药材的价格还要涨。
0 j: a1 E8 d( G+ W# j* T" d. e0 r  很多经销商和中医都认为,随着秋冬时节的到来,煲汤进补的市民将增多,随着需求增加,药材的价格还会上涨。
4 n, a/ d- {9 ~. a: ~9 Y  俞文跃表示,供需矛盾导致中药材价格还可能再涨。“药材因为天气原因减产了,而现在市民生活条件好了,进补、调理等需求变多,这样就产生供需矛盾了。”
/ i% y' T  f+ T) H% O$ F- X  何伟也认为,接下来价格还要涨。比如磐安是白术的主产地,今年连遭大雨,白术11月收获后,价格肯定高。  v9 I/ R- w. s" ?
编辑:周赞辉
头像被屏蔽
地板
发表于 2011-5-9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手机版|华讯行业网 ( 桂B2-20030027  

GMT+8, 2025-5-2 17:38 , Processed in 0.0490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