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9 B+ C5 d% n6 L& L, a采集 开割松树树干,收集泌出松脂的全部作业,简称采脂。中国采脂用的主要树种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云南松(P.yunnanensis)、思茅松(P.kesiya var.langbianensis)和南亚松(P.latteri)等。 + ] Z9 r7 N+ I( o. v0 i4 h1 P
# e5 ?3 H" Z+ M# n
采脂方法 一般在松树胸径达20厘米以上开始采割。按割期长短分长期采脂(10年以上)、中期采脂(6~9年)和短期采脂(3~5年);按采割特征有常规法、化学法和强度法。常规法有两种:①下降式采脂,中国以此法为主。在疤节较少的向阳面树干上刮去粗皮,制作供开中沟和侧沟用的刮面。粗皮刮到无裂纹即可,残留粗皮厚度不超过 0.4厘米,然后在刮面正中开中沟,长约25~35厘米,宽约1.5~2厘米,沟槽外宽内窄,笔直而光滑,深度以不伤及内皮为宜。第1对侧沟开在中沟顶端,侧沟夹角为90°,沟深0.3~0.4厘米,宽度不超过0.2厘米。第 2对侧沟开在第1对侧沟的下方,依次由上往下开侧沟,此法因而得名。两次开割侧沟的间隔时间随树种而异,马尾松1~2天,云南松2~3天,要求所开侧沟等长、等深、平行。侧沟所占部位称割面,割面比刮面每边窄 2厘米,割面长度约20厘米。第 2年的割面紧接在上一年割面的正下方。如此逐年采割,直到离地面20厘米左右为止。第一个割面在树干上的高度按采脂期限决定,如以10年为期,应距地面220厘米以上。10年以后,割面可配置在树干的另一方或第一年割面的上方。割面宽度占树干周长的百分率叫割面负荷率,根据采脂年限、树干直径和外形确定。采脂年限在10年以上者,负荷率为40%;6~9年者为60%以下;3~5年者为70%以下;1~2年者为80%以下。一般一树一个割面。树径大当一个割面超过50厘米时,配置两个平行的割面,割面间留有不小于10厘米宽的垂直营养带。用下降法所得松脂质量较好。②上升式采脂。与下降式相反,第 1对侧沟配置的刮面的下部,以后由下向上顺次开割新侧沟,侧沟夹角60°,不开中沟。侧沟间留有不带皮的条纹,以利松脂经过它流入受脂器。上升式开沟较易,割面处于有利于营养物质供应的位置,产量较下降法采脂的高。但松脂易流经割面,且较长时间停留在割面上,松节油挥发量大、松脂质量较差。 ! _% r* g6 f5 v) s- u 2 [1 c, K4 R' ~3 _; Z. R1 n化学采脂是用化学药品刺激松树,使其多分泌松脂,延长流脂时间,提高松脂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方法有:①以亚硫酸盐制浆蒸煮废液生产酒精后的醪液(简称亚硫酸盐酒精醪液)等刺激松脂分泌。即在下降式采脂的每对侧沟上喷0.5~1.0克比重约为1.05的亚硫酸盐酒精醪液,可提高松脂产量30%左右,适用于10~15年采脂期。②以硫酸黑膏刺激松脂分泌。即用具有涂嘴的聚乙烯瓶将硫酸和载体配成的黑膏挤成条状涂布在割沟上,割沟深 0.2~0.3厘米,宽1.0~1.5厘米,割沟间留2.5~3.5厘米的树皮带,排成鱼骨状。割面负荷率可提高到70~80%,割沟流脂期长,间隔期马尾松取6~8天,云南松取15~20天。此法适用于伐前1~3年采脂,又叫强度化学采脂。 ( N' e- j( p F, m5 g5 R* E2 v9 {. m' w1 o, O2 x
强度采脂采用加大割面负荷,增开割面,缩短间隔期等办法,适用于伐前1~3年松林。 p# U: i) d" d" V% r
' G; z+ z0 |+ f采脂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在中国一般以日平均气温在12~15℃以上为宜。刮皮最好在冬季或早春进行,这时树液流动量少,不易伤及内皮。夏季气温升高、雨量多、湿度大、光合作用强、树液流动快、产脂量增加,是最好的采脂季节。 - w7 G. u+ Q, `6 D& U# R6 N* t5 l" ]" U. ^
采脂工具除刮皮刀外,还有割刀导脂器和受脂器。导脂器安在刮面底部或中沟下端,受脂器在导脂器的正下方。 ( a* B' ]! p1 s ( p b% P7 [% w3 o9 `" @松树单株脂产量因树种品系、树龄、生长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以及采脂技术等而有很大差别。马尾松、云南松用常规方法的单株年产脂量为3~5千克,思茅松为4千克,南亚松 8~10千克。松脂质量按颜色、含油量、杂质和水分等划分等级。优等松脂外观为微黄色或白色液体,不夹杂块状松脂,含有较多的松节油,少量的水分和机械杂质。 ! r1 H. r8 Z8 B* P* \4 N3 O* [2 N9 u( J6 }! l
松脂的贮运和加工 松脂贮运时应注意防止松节油大量挥发损失和氧化变质;最好勿与铁器接触,以防松脂颜色变深。贮脂地点应严禁烟火。中国主要有两种加工方法:①蒸气法。先将松脂与适量松节油加热溶解成含油量达38%左右的脂液,同时加水洗去有色物质。如脂液的颜色深,需加少量草酸等脱色,经过滤、澄清除去杂质和水分。最后进行间歇式或连续式水蒸气蒸馏,馏出的挥发组分冷凝后为松节油。馏余物松香,趁热放出。此法生产的松香质量好,生产安全,适于大、中型工厂。②直接火法。将松脂装入蒸馏锅内,用直接火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滴入适量清水,水受热成蒸气将松节油蒸出,最后将锅内松香趁热放出,滤除杂质即为成品。此法简易,适用于就地加工松脂,但产品质量较难控制,生产不太安全。 4 y0 j- ]+ q0 A# C
' y ^8 Z. U& r5 A3 ^! f1 w世界生产情况 生产脂松香的主要国家有苏联(年产20万吨左右)、葡萄牙(10万吨左右)、墨西哥和印度等。国外普遍采用化学采脂,劳动生产率较高。美国最早采用割皮硫酸刺激采脂(伐前强度采脂),湿地松每株年产松脂 6千克,每一工人每年生产松脂20吨。苏联主要用亚硫酸盐酒精醪液刺激采脂,每人每年采脂可达 5吨。葡萄牙推广窄割面化学采脂,以硫酸黑膏为刺激剂,每株松树年产松脂 2千克。世界松香年耗量长期维持在 110万吨左右。由于浮油松香和木松香的原料日趋短缺,有依靠脂松香来满足需要之势。